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墨爾本尾聲 馬尼拉轉機

2024年11月14-15日

離開澳洲前一天去卡爾頓花園 Carlton Gardens 遊覽,花園位於市區東北邊緣。園內有林蔭大道,花壇和精緻的噴泉。




還有皇家展覽館 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展覽館一側被圍欄圈起,暫時借給墨爾本大學作試場。



博物館 Melbourne Museum 及全球最大的IMAX電影院為1880年墨爾本國際博覽會而興建。歷史建築與花園融為一體,給人以不錯的觀感,2004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花園外圍有許多具年代感的老建築




搭電車到弗林德車站附近的鬧市,在日本拉麵店食用午餐。這些日子觀察下來,日本料理店好像在墨爾本大行其道,味道嘛當然不能寄於厚望。



街邊三具真人大小的雕塑,頗具奇思妙想,描繪了中央商業區內“三位自帶午餐的商人”。1993年這個街頭藝術品由瑙魯共和國贈送,用以慶祝墨爾本建市150週年。


再搭電車去亞拉河畔久負盛名的皇冠賭場,雖然對賭博毫無興趣,既然來到也要走馬觀花看看究竟。午後時分,賭客稀疏,以亞裔面孔居多。據說這裡有350張賭檯和二千多台老虎機。



沿亞拉河南岸漫步,作一次河畔巡禮。辦公樓商場及名牌精品店林立,還有很多夜店餐廳酒吧,已經感受到即將來臨的聖誕氣氛。











11月15日,在墨爾本的最後一天,明天一早的飛機。中午與親友飲茶道別,本打算自行搭穿梭巴士去機場,但親友執意要送行,盛情難卻。為減輕打擾對方日常生活,提議晚間早點到機場,我們可以在休息室待到凌晨,也不耽誤他們的睡眠。到達墨爾本機場才發現休息室都在禁區內,而且又不能提前辦理登機手續,只能在出境大廳的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喝咖啡休息。也許被新加坡優越的環境寵壞了,樟宜機場的休息室有好多個,分佈在禁區內外,還可以提前辦理值機和離境手續。


我們的航班在馬尼拉中轉宿夜,次晨才續航新加坡。中午抵達位於帕賽市 Pasay City 的馬尼拉國際機場,步出飛機,只見登機橋上成排的地勤人員推著輪椅詢問是否需要服務,可見菲律賓的航空服務相當不錯。在出租車站叫車也很順利,消除了之前在網上看到遊客評論馬尼拉機場混亂及出租車宰客的印象。很快抵達預訂的位於新港城 Newport City 民宿,也許可以稱為酒店式公寓吧,環境不錯,價格廉宜。




中午在居所旁的麥當勞用餐,價格很便宜,吃不完的炸雞帶回旅舍還可以在晚間下酒。當地很多孩童在商鋪和餐廳門口伸手討錢,想二戰之前菲律賓曾是亞洲較富庶的國家,如今卻貧困到國民須出國當女傭,何以凋零淪落至此?頗爲唏噓。


新港城是一個很奇特的地區,新港大道 Newport Blvd 兩邊酒店高樓林立,直至大道尾端的賭場Newport World Resorts,道路寬敞整潔,建築新穎,整個地區由在香港上市的馬來西亞雲頂集團開發。






賭場內燈紅酒綠,一派奢華氛圍。







新港大道背面的街區屬於當地人的生活區域,數步之遙,展現了另一個世界。




一圈逛下來買了些食物飲料回旅舍休息,據前台工作人員介紹賭場附近晚上非常熱鬧,旅途勞累,不想再出去便早早就寢。次日清晨叫了電招車到機場踏上歸途,墨爾本之旅到此結束。經歷親身體驗,感覺菲航服務不錯,特別照顧年長旅客優先登機,值回票價。

在墨爾本停留了三星期,去了不少地方,對當地有個初略的了解。澳洲是一個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國家,沒有歷史陳規陋習的束縛,對各地移民相當包容,發展機會很多,加上覆蓋全面的福利制度,是宜居之地。當然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稅收基礎之上,即使這樣,市中心還可以看見不少露宿者,據說都由於吸毒醺酒所致。澳洲地大物博,人口稀少,公路兩旁到處是一望無際的牧場農場,牛羊悠閒的在綠茵上吃草散步,其偏安一隅未受世界大戰波及本土,得天獨厚 ...... 。但事物總有兩面性,由於地域廣大,出門駕車少則三,四十公里,多則幾百公里,公共交通有限,無車很不方便。又由於人少,故凡用到人力的服務都奇貴無比,最低薪酬比美國還高,可以與北歐一較高下。雖然總體物價偏高,相對當地高收入而言,負擔並不沉重。澳洲資源豐富,蔬果及肉類種類繁多且不貴,奶製品價格特別廉宜,只及新加坡一半左右。由親友作東,我們在酒樓享用了龍蝦螃蟹等海鮮,所付代價與新加坡差不多,論食質之新鮮與數量之大,比新加坡同等級別酒樓更佳。但喝一杯咖啡至少4至5澳元,吃個簡餐10澳元以上,最低的飲食消費則比新加坡高許多。

對於喜歡人文的我們來說,一個地方若缺少歷史的沉澱,總覺得少了那麼一點趣味。無論如何,澳洲是一個適宜生活的好地方,更是喜歡戶外活動的人們之樂土。



(其它遊記請參閱:"環球遊記 索引""歐遊紀行""東遊漫記""浪跡天涯" )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美食街 戰爭紀念館 2024年11月10-12日

11月10日

今天的節目主要是參觀墨爾本戰爭紀念館 Shrine of Remembrance


搭地鐵到南十字車站 Southern Cross Railway Station,在站外平台眺望,周邊都是高聳入雲的大樓。

Southern Cross Railway Station




中午時分,先到當地著名的美食街哈德威巷 Hardware Ln 午餐,狹窄的巷道兩邊佈滿世界各地風味食肆,名不虛傳。


離家多日,想品嚐家鄉口味,看了一家東南亞餐館的餐牌,最普通的炒粿條居然要價18澳元,是新加坡售價的四倍。也許物離鄉貴吧,大老遠坐飛機來化幾倍價錢吃平常食物太划不來,隨即打消了念頭。在一家義大利餐館坐下,點了烤羊腿和凱撒色拉,份量十足,配以啤酒咖啡,酒足飯飽。除了啤酒略貴,其它價格合理。




餐畢,漫步向城市東南方的戰爭紀念館走去。墨爾本中央商業區很小,呈棋盤狀,主要街道只有縱七條橫七條,都在步行範圍內。只見聯邦廣場遍佈集市攤檔,人們穿著傳統服裝載歌載舞人聲鼎沸,原來是每年一度的波蘭文化節,恰逢週日分外熱鬧。澳洲是移民國家,各地移民都以自己的方式慶祝節日。






跨過亞拉河 Yarra River,經過林蔭大道穿過草坪,很快來到戰爭紀念館。紀念館呈現巴特農神殿式的古典風,於1934年開幕,當時有34萬人參加了開幕儀式,以紀念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獻身的維多利亞戰士。幾經擴建,紀念廣場形成如今的十字架型。







適逢11月11日陣亡將士紀念日前夕(英聯邦國家也稱國殤日或終戰日,以前的殖民地香港稱作和平紀念日),廣場上軍樂隊和合唱團正在彩排,一排排椅子整齊排放供遊客觀摩。每年的4月25日紐澳軍團日也有類似的儀式。



這個具有代表性的墨爾本地標,集博物館,紀念堂和觀景台於一體,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前來參觀。館內展品講述着戰爭的情形,令人駐足。四千枚軍工勳章和和各參戰部隊軍旗後面,都有無數動人的故事。



上圖最右邊的英國軍旗令人關注,其背後故事與新加坡有關。當年新加坡淪陷後,日軍在樟宜地區建立戰俘營,關押了不少盟軍士兵,他們收藏了這面英國旗幟,還在旗子上簽名,作為精神寄托,及表達了戰爭必勝的信念,其中有91名澳洲軍人。這面旗幟成為了堅忍不拔的決心的象徵,並在許多儀式中使用。
中庭有一天窗,在自然光線的照射下四周浮雕刻畫出戰爭的場景,也照亮了底層的聖經銘文。



五層樓高的紀念館陳列着不同年代的文物,文件,剪報等等,若要細看得化不少時間,我們只能浮光掠影地瀏覽一遍。



紀念館上的觀景台可以眺望整個廣場和附近街景






紀念館的東邊就是皇家植物園的西入口,星期天遊人不少,年輕人在草坪野餐,老人家沐浴在春末夏初的陽光下。





時間不早該打道回府了,走去弗林德斯車站途中,經過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正在舉辦日本美術家草間彌生作品展,場外展示了他的部分作品。




車站外的酒吧熱鬧非凡,人們邊歌邊舞,不亦樂乎。


11月12日,遊覽了墨爾本東南郊的皇家植物園的克蘭本分園 Royal Botanic Gardens Cranbourne。該園展示澳洲本土植物為主,融合了現代園藝設計和自然景觀。離市區較遠,遊人不多,相當幽靜,個人覺得比市區的植物園更具特色。









見到學校組織學生在此郊遊,為這裡增添了不少人氣。


中午在餐館品嚐了澳洲特產龍蝦




(其它遊記請參閱:"環球遊記 索引""歐遊紀行""東遊漫記""浪跡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