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關西攬勝 (離宮風情)

千年古都,令人沉醉。慶幸它當年未毀於戰火, 使人們得以觀賞古代日本的文化精髓。不知不覺四天已經匆匆而過,此行的最後一天我們將造訪預約的修學院離宮等景點。

一早搭巴士到出町柳再轉車去下鴨神社,正式名稱為賀茂御祖神社。創建於公元前90年,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朱紅色的樓門分外奪目,內有小橋流水的庭院。

出町柳三角洲






舞殿乃每年一度葵祭時天皇的敕使上奏御祭文的地方,國寶級的文物。 相生社是京都女性祈求姻緣的神社,御洗手建於井口之上,湧出來的神水可以消災除病。




下鴨神社外面是一片佔地廣闊茂密的糺の森,內有供拜祭的神木。



再到平安神宮遊覽,這是京都最著名的神宮,極具皇室氣派。為慶祝平安建都(京都)1,100週年,於明治28年建造,祭祠當時的桓武天皇和平安京最後代的孝明天皇。

巴士停在岡崎公園的京都會館對面,前行少許轉入神宮道。朱紅色應天門就進入眼簾,手水舍前很多學生在淨手漱口準備入神宮參拜。




穿過和應天門,正面太極殿,白虎,蒼龍兩樓屹立西東,額殿和神樂殿位居左右,呈現莊嚴的對稱格局,神宮前中庭廣場大片的沙石地。紅柱,綠瓦和白砂形成鮮明的對比。所有建築依據桓武遷都時的皇宮樣貌以5比8的比例建造,其中“應天門”及“大極殿”是平安京“大內裏朝堂院”的重現。


太極殿

白虎樓 

青龍樓

 額殿

神樂殿 (日本神道教的祭神儀式在神前奉獻唱歌跳舞的場所)



神宮道前有京都最大的鳥居,高24.4米,柱子下圍圓周長11.4米。



出大鳥居,水道旁的櫻花還未凋謝。



向東緩緩而行,在水道的交叉處只見滾滾水流自琵琶湖而來,還有廢棄的蹴上傾斜鐵道。




再往東行,來到南禪寺山門。



南禪寺是日本禪宗最高寺院,由龜山天皇於1291年創建,也是最早由皇室發願建造的禪宗寺院,位列“京都五山”之上。三門是寺院的重要文物高達22米的佛殿供奉釋迦如來佛像,但常常關閉,不能參觀。寺院周圍景色秀麗,有一道長達93米紅磚結構拱橋形的水路閣,從琵琶湖引水過來,與寺院的古雅風格相映成趣。








出南禪寺漫步北上,經過永觀堂一路風光明媚。



永觀堂旁邊有一條通往銀閣寺的散步小道,路旁是琵琶湖疏水。曾任教京都大學的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每日在此冥想,1972年起便以哲學之道命名。從熊野若王子神社起,原本只想走一小段,不知不覺間在路邊的櫻花,寺廟,神社及頗具特色的商舖的陪伴下竟然走完了全程的兩公里路。













中午到達銀閣寺,該寺也是由足利義家族興建,規模比金閣寺大。由於金閣寺留給我們的印象欠佳,時間也不充裕,便過門而不入。行走了一個早晨,此時已經飢腸轆轆,找了一家傳統的日式拉面鋪午膳。小小店面,佈置高雅,全女班服務,味道很好。其洗手間除乾淨整潔燈光柔和外,還裝飾了鮮花書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下午在預約的時間之前,我們來到修學院離宮。一行十多人,前由宮內廳職員帶路,後由警視廳人員押陣,不可隨意亂行。外國遊客由官方提供英語解說器,按序號解釋頗為詳盡。



該離宮是喜愛學問和藝術的後水尾上皇的別墅,用德川幕府的獻金,耗時三年由上皇親自指導監督建成。佔地很大,有稻田樹林,具濃烈的鄉村風情,樸實而又典雅。離宮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各部分以砂石鋪成的馬道相連。

入口不遠處是下離宮,經過一道好似農舍般古樸的御幸門,來到壽月觀,後水尾上皇的御茶屋,周圍乃池泉鑑賞式庭院。





經過兩旁遍布蒼松的砂石馬道,表門來到中離宮的樂只軒。這裡還有女眷御所的客殿和積軒。








告別中離宮,沿途青松蒼翠,朝範圍最大的上離宮走去,地勢漸高。



在至高點鄰雲亭歇腳,極目遠眺。山清水秀,風光迤邐,宛如一幅幅畫卷。遠方的比叡山朦朦朧朧,似影似幻,與近處的人工造景巧妙地揉合,渾然一體,不顯得突兀做作。一派和風禪意,頓時令人心靈安寧。





下坡朝浴龍池走去,經過千歲橋,楓橋,御舟着來到位於小島上的窮遂亭。














從修學院離宮參觀完畢,坐車在銀閣寺附近的日式餐館吃定食晚餐加日式清酒,價廉物美。在日本除了蔬菜水果和某些高消費場所外,物價不貴。晚上又在祇园附近看看,遊人熙熙攘攘,餐館賓客盈門,絲毫感覺不到日本的失落跡象。到仲源寺逛了一圈,便回旅舍就寢。





明天即將離開京都,心裡仍依依不捨。京都的神社寺廟孕藏豐富的歷史文化,它是我們有重遊慾望的唯一亞洲城市。

(其它遊記請參閱:"歐遊紀行""秋遊關東""浪跡天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